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

資訊教育的翻轉教學問答模式


資訊教育雖然上得還OK,學生作業也大多做得出來,但總得學生對於軟體還是很陌生的感覺。畢竟學生一看到電腦,FB和線上遊戲的舊經驗就會自然而然被喚起,只剩下些許的心力用來應付老師的頌經及瑣碎的軟體操作程序。好還要更好,更何況是不夠好。於是就想來試試翻轉教學的問答模式,能不能讓學生學得更深入。

分組


不過,一開始分組時就遇到問題。看大家用大聯盟選秀分組法都用得很開心,結果我第一班進行分組時,就發生自由球員硬是不願加入剩下的小組,僵在那裡。只好重排,但附加規則,經理只能找異性,又僵在那裡。只好現場由老師分組,再指定學生入座,結果在指定小組時,有學生很沒禮貌的在碎碎念:「哩係A曉排否!」......我就爆氣了,真是糟糕。Orz
之後檢討原因,可能原因是:
  1. 事先心理建設不足,沒有充份說明分組的原因的用意。
  2. 沒有充份掌握班級氣氛與學生之間的關係,導致分組不順利。
  3. 沒有事評估可能發生的問題,準備好替代方案。
  4. 情緒控制不佳。
之後的班級,就針對些問題一一改善。事先做好充份的說明,班級氣氛不錯的就用大聯盟選秀分組法,擔心分組不順利的就學王政忠主任用抽籤的,這樣下來分組都還算順利。以下稍微說明一下抽籤分組的流程。
  1. 學生依第一個作業的分數,分ABC三個等級。
  2. 在黑板上畫出各組座位表。
  3. A級學生逐一唱名,上來抽組別,抽好了就到指定座位坐。
    因為在電腦教室,所以自然就用電腦程式抽最方便。為此找到了一個不錯的賓果抽獎機FLASH檔。設定組數很方便,而且抽出的號碼不會重覆,很符合這次的需求。
  4. B、C級學生依序操作。
因為是學生自己抽的,抽到不是那麼喜歡的也只能歸罪於命運的糾葛。當然後續如何引導這些學生互助合作,也是要花點心思。

問答設計


題目


這一次的問答主要是要讓學生對於上一個單元的學習內容加深印象,就如同一開始說的,學生作業雖然都有做,但問他們怎麼做,還是很多學生回答不出來。有些甚至學了一學期,連軟體名稱都不曉得。所以問題都是上一個單元教過的,問題如下。教材內容是以小石頭出版社的Inkscape繪圖超簡單-第二課為出題範圍。
  1. 如何縮放頁面到整個視窗? (x1)
  2. 如何繪製正圓?  (x1)
  3. 再製的快速鍵是什麼? (x1) 
  4. 如何設定物件邊框與粗細? (x2) 
  5. 存檔檔名7個數字,各代表什麼意思? (x2) 
  6. 如何旋轉物件?(x2)
  7. 如何調整頁面大小?(x3) 
  8. 說明匯出點陣圖的步驟 (x3) 
  9. 說明文字置於路徑的步驟 (x3) 

計分方式


計分方式是參考王政忠主任的計分方式再加上自己亂想的方法。首先,題目有不同等級,上面那些題目後面的(x1)、(x2)、(x3),就是指學生答對後,分數乘上的倍數。而學生答對的分數,就是5再減去他這個作業在評鑑指標「操作」項目的得分。比如說,答題學生作業的操作項目達到3,他的得分就是2分。而如果他答的題目是(x3)題,那麼那一組就可以得到6分。
不過這樣分數很容易一下就分出勝負,試一段時間還需要再檢討。
學生會問這分數有什麼用?我就會說是平常分數,而且有機會獲得「FB使用卷」。(因為我上課不准學生上FB和玩遊戲,即使作業做完也不行。」

問答流程


流程其實也很簡單,難得其實是如何不斷激起學生回答的意願。
  1. 說明計分規則和問答流程。
  2. 公布題目,視情況計時5~10分鐘讓學生討論各題的答案。這時候就會很難堪的發現自己之前做的好像都是無效教學,怎麼學生一副沒學過的樣子?
  3. 根據題號,依序抽小組回答,被抽中的小組可以決定要由那一位組員上台回答。
  4. 回答的組員要上台操作並解說。不過學生還是不太會解說,所以我還是會幫忙補充。
  5. 被抽中的小組如果棄權或答錯,就開放搶答。搶答時會儘量以沒有得分的小組優先。
  6. 依序進行到題目都答完或下課鐘響。

檢討

  1. 計分方式要再觀察會不會有問題。
  2. 還是有學生不太投入活動,再研究有什麼方法可以增強這些學生的動機。
  3. 雖然標題寫翻轉教學,但其實還不夠格,只是一時想不出比較好的標題。
  4. 前段教學方式沒什麼改變,只是多了利用問答讓學生互相討論而已。有機會再想想如何改進。

沒有留言: